01北京:首個醫養康結合的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已投入使用
8月30日,石景山區首家醫養康結合的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投入使用,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咨詢。該養老服務驛站緊鄰八寶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容納20位老人入住。
干凈整潔的房間,一應俱全的生活設施,位于八寶山街道的四季園社區養老驛站剛一揭牌,就迎來眾多居民前來參觀。北京晨報記者看到,總面積達400多平方米的驛站目前共設有7個房間,分為雙人間和三人間兩種格局,可同時容納20位左右的老人入住。除了居住,驛站還開辟了就餐、洗浴、文化、健身等專門區域。
據八寶山街道工作人員介紹,四季園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是石景山區借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資源建立的首個醫養康結合模式的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除了為周邊社區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和長期護理等服務外,驛站還有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多項功能,可以解決附近社區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無人照顧、飲食起居困難等問題,滿足老人的各項生活需求。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今年石景山區計劃新建25家社區養老驛站,并積極促進與醫療機構的合作,通過“醫養康”結合的模式,更好地實現社區老人在家門口養老、接受醫療康復服務。
02上海:浦東農村養老睦鄰互助點蓬勃發展,2020年至少建成500家
8月30日下午召開的浦東新區農村養老睦鄰互助點建設工作推進會透露,兩年多來,浦東新區的農村養老睦鄰互助點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經過驗收合格的區、鎮二級142家睦鄰點已經覆蓋21個鎮,新區計劃每年新增100家。至2020年底,浦東計劃建成睦鄰互助點不少于500家。
據悉,農村養老睦鄰互助點是浦東新區在養老服務方面的特色創新模式。目前,新區24個鎮共有老年人口近50萬,超過區戶籍老年人口86.6萬的一半,農村地區聚集著龐大的老年人群,但服務供給相對缺乏。睦鄰點作為一種浦東農村地區繁榮起來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在增加農村養老服務供給方面跨出了堅實的一步。農村養老睦鄰互助點既是構成鄰里互助圈的核心設施,又是串聯起居家和居村活動圈的有效節點。睦鄰點能夠在有效半徑內提供為老服務,得到老年人切實好評,是值得重視和急需發展的為老服務設施之一,對于多層次為老服務圈的打造、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有著巨大的作用。
農村養老睦鄰互助點也是推動社會管理創新、塑造社區精神的具體實踐。養老睦鄰互助點是實踐文化養老載體,具有思想陣地的功能。它不僅僅是便民服務的陣地,更是老年人思想、文化的陣地。同時,睦鄰點的傳統傳承功能也在不斷凸顯。
03河北:《河北省“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解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先后多次就積極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作出重要批示、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系統闡述新形勢下老齡工作的基本方針、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提出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為我們扎實做好老齡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時期,我省人口老齡化仍將快速發展,并與經濟發展新常態和社會轉型相交織,與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相伴隨,與家庭小型化、少子化相疊加。預計到2020年,全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18%左右。高齡、失能、獨居和空巢老年人數量將進一步增加,全社會用于老年人養老、醫療、照護、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將持續增長,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任務十分艱巨。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關心、社會廣泛關注、群眾迫切期望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
為貫徹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在充分評估“十二五”工作、認真分析研判“十三五”我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面臨形勢的基礎上編制了本規劃。
04河南:2020年基本建成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到2020年,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養老床位平均每千名老人35張以上……近日,省民政廳、省發改委制定《河南省“十三五”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養老服務再發力。
《規劃》提出,到“十三五”末,我省要基本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多方參與、功能完善、服務優良、監管到位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居家和社區養老方面,到2020年,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居家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機構養老方面,民辦養老機構快速發展,床位數占比達到50%以上,全省養老床位數達到平均每千名老人35張以上。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護理型床位占社會養老床位總數的30%以上。
05河南:今年,洛陽市已建成4個政府示范性養老機構
今年以來,我市新建社會辦養老機構7家,新增養老床位2246張。這是記者昨日從市民政局獲悉的。
我市養老問題突出,目前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16萬,占總人口的17%,老齡化程度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綜合提升養老服務保障能力,打造全國知名養老服務示范城市”作為單項任務列入九大體系60個重大專項之中。根據《養老服務能力提升專項任務分解表》要求,今年我市要建成政府示范性養老機構5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3個、農村老年幸福院200個、縣級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4個、智慧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8個,新增養老床位3000張,開工養老產業園區(基地)11個。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4個政府示范性養老機構,分別為市本級、孟津縣、新安縣和嵩縣政府示范性養老機構。伊川縣政府示范性養老機構主體建筑已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床位設置。按照要求,汝陽縣此項建設任務將在明年完成,但該縣已提前謀劃開工,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06河南:研究推進健康養老產業轉型發展
在老齡化社會大背景下,如何既更好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又加快推進健康養老產業成為河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8月30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推進健康養老產業轉型發展等工作。
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南省推進健康養老產業轉型發展方案》和有關產業布局規劃、產業轉型發展若干政策、產業轉型發展重點項目等四個文件。會議指出,健康養老產業是河南建設現代服務業強省著力打造的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人口結構的老化、收入水平的提高、保障體系的健全,為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養老觀念的變化、養老服務的社會化趨勢,為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前景。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健康養老產業作為朝陽產業的旺盛需求和巨大潛力,另一方面也要清醒認識到,傳統的養老產業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養老需要,必須適應養老理念、方式、產品的變化和需求,加快推進全省健康養老產業轉型發展。
07山東: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青島實施護理保險制度
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快,失能、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醫院無法養老,養老院無法就醫,怎么辦?為解決日益突出的社會化醫療照護問題,青島市于2012年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目前,該制度已在青島實現城鄉全覆蓋,惠及人口820萬。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惠及了醫、患、機構三方。讓參保患者得到實惠,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醫療養老機構得到發展,醫保基金可持續,青島是如何做到的?人民網記者對此進行走訪調查。
失能失智老人實現“老有所護”
“這里住著比家還好。”住在青島市福山老年公寓的老人可以享受到個人衛生清潔、穿衣、飲食、壓瘡預防、便溺護理等生活照料,更重要的是享受相應的醫療護理。這里除床位費、餐費等生活照料需要自費外,老人接受的長期醫療護理可以按照政策報銷80-90%。
探索走出了社會化照護的新路子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失能老人,他們衰老與疾病并存,壓瘡慘不忍睹,壞疽觸目驚心,在長護制度建立前,許多失能老人面臨醫院不能養、養老院不能醫的“兩難”困境,有的被迫常年住院,不僅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陪護負擔,而且給醫療保險基金帶來了巨大的支付壓力。”張雅娟說。
08山西:醫療、交通、就業、養老……點擊民生新變化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本期,我們選取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保障、公共交通、創業就業、養老服務等幾個方面,以點帶面,以小見大,反映我省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取得的巨大變化,展望我省各項民生事業發展的美好前景。
今年8月,《山西省“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印發,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省城市社區將全部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機構,農村日間照料幸福工程將基本覆蓋千人以上的行政村。我省將打造完善“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到2020年,60%以上的社區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逐步形成以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平臺和樞紐,由社會養老服務組織、服務供應商、服務人員、社區、物業公司、監管部門等組成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救護、保健、康復護理、家政服務、理發助浴、餐飲配送、代購物品、精神關愛、法律服務、金融服務等項目。